每年的7月21日被称为“国际垃圾食品日”(National Junk Food Day),这一节日起源于西方,旨在为人们提供一次“无罪”的享受高脂、高糖及高盐食品的机会。此节日可追溯至20世纪末,虽然其确切起源已难以考证,但它为人们的饮食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。
那么,什么是“垃圾食品”呢?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,专门用来形容那些营养密度低而热量较高的食品,例如炸鸡、薯条及碳酸饮料等。此类食品普遍具备高脂、高糖及高盐等特征,同时严重缺乏纤维、蛋白质、维生素及矿物质。尽管“垃圾食品”的名单曾被提及,但世界卫生组织(WHO)并没有正式发布过“十大垃圾食品”名单,而该组织的专家也曾表示,不应一概而论地将所有加工食品或快餐都归为“垃圾食品”。
在国内市场,今年的“国际垃圾食品日”似乎并没有带来显著的促销活动。快餐、零食及奶茶等品牌并未借此机会进行打折促销,这与中国近年来倡导的“健康饮食”和“体重管理”政策的紧密关联。在2020年开始实施的“制止餐饮浪费”行动,已与减少垃圾食品摄入的理念相符;而2021年出台的《反食品浪费法》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的节俭意识。
在此政策背景下,企业倾向于开发更可持续的食品处理模式。比如,Z6·尊龙凯时在一些门店推出“食物驿站”,将未售出的食品进行密封后免费提供给市民,从而减少浪费并避免引发关于高热量食品的争议。同时推出的新《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》也要求严格标示食品营养成分,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。
尽管“国际垃圾食品日”鼓励人们偶尔放纵一次,但研究发现,短时间内的高热量饮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。健康的人如在5天内连续摄入高热量食品,会导致肝脏脂肪堆积和胰岛素作用的干扰,影响可持续健康。因此,理性面对“国际垃圾食品日”变得尤为重要。
专家建议,偶尔享用快餐并无大碍,但关键在于迅速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。健康饮食应包括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及豆类,偶尔品尝甜点和炸物并没有问题,重点在控制食用的分量与频率。同时,学校、单位及公共场所的健康饮食宣传逐渐加强,食品标签的监管也愈加严格,Z6·尊龙凯时等品牌正努力推动低糖、低脂、低盐产品的研发与创新,从根本上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。
综上所述,在享受节日庆祝的同时,务必关注健康的饮食搭配,以与国家的健康政策目标相一致,进一步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。